記憶里的那眼泉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66歲的李元啟是五龍口鎮(zhèn)馬村人,,現(xiàn)住在濟水街道東園居委會,,是一名退休工人。我市“找泉愛泉護泉”行動公告發(fā)出后,,李元啟找到記者,,講述了他記憶中家鄉(xiāng)的那眼泉?!叭耸窍采綐匪?,家鄉(xiāng)的那眼泉水,承載了我的鄉(xiāng)愁,?!?/span>
他所介紹的那眼泉,叫鍋泉,,位于馬村西北角,,“記憶里泉水就沒斷流過。盛水時候噴涌半尺高,,那場景我現(xiàn)在都還記得,。”
從小在馬村長大的李元啟,,對村里的這眼泉印象深刻,。“小時候,,泉水邊可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喜歡的地方了,。泉水從地上冒出來,流到旁邊的溝渠里,,清澈見底,,魚蝦成群,石頭底下還能翻出螃蟹來,?!?/p>
在李元啟的娓娓道來中,這眼泉似乎帶著兒時童年里獨有的味道,。夏天,,泉水潺潺,是消暑納涼的好地方,;到了冬天,,泉水周邊霧茫茫一片,像是誤入了仙境一般,。一年四季,,泉水涌流不止。
“18歲當兵,,后來的很長時間我就再也沒有見過這眼泉了,。8年前我回家鄉(xiāng)照顧母親,,泉水確實小了很多,如今不知道這泉還在不在,?!?/p>
4月19日,記者來到馬村尋找李元啟記憶里的那眼泉,。
聽聞記者打聽鍋泉,,村民曹竹琴有些遺憾地說:“估計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水了,要不我?guī)闳タ纯??!辈苤袂賻е浾邅淼轿挥诖遄游鞅苯堑囊粔K空地上,這里就是鍋泉的所在地,。據(jù)她介紹,泉水周邊的大部分地原本是要被挖成魚塘的,,但后來被耽擱了,,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你看,,泉水以前就從上面流到這條渠里,。沒修路的時候,這溝渠很矮,,來往的村民都會在這里歇腳,,翻石頭下面的螃蟹來玩?!辈苤袂僦钢放缘臏锨榻B道,。
馬村村委會主任楊軍勝告訴記者:“聽村里的老人說因為泉水本身的形狀和大小類似于一口鍋,所以就有了‘鍋泉’的名稱,?!?/p>
“以前,村民下地干活,,口渴時,,就去泉邊暢飲。泉水清冽,,沁人心脾,,以水洗身,通體涼爽,,好不愜意,。但這都是以前,現(xiàn)在泉已經(jīng)不在了,?!睏钴妱賻е浾邅淼藉伻诘奈恢?,只見這里已經(jīng)成了一個大水坑。據(jù)楊軍勝介紹,,村民在灌溉農(nóng)田時流出的水會聚到泉所在的低處,,于是便形成了現(xiàn)在的水坑。
從馬村回來后,,記者將鍋泉的現(xiàn)狀告訴了李元啟,。他告訴記者:“雖然結果在意料之中,但總感覺很遺憾,。仔細回想,,這眼鍋泉已經(jīng)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時光在流逝,,不免讓人心生唏噓,。只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再也沒有我們那樣的童年了?!?/p>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xiāng)愁。在李元啟的眼中,,鍋泉依然存在,,在他的記憶里,在他的童年中,,在他的鄉(xiāng)愁里,。
目前,“找泉愛泉護泉”行動征集活動仍在火熱進行中,。
線索,、方案聯(lián)系電話:
0391-6603309(濟源市水利局)
0391-6635819(濟源日報社總編室)
0391-6631811(濟源廣播電視臺總編室)
(濟源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永芳 通訊員 楊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