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家出版社全球征稿,?假的!
關注濟源手機網
198家出版社都因出版文叢而面向全球征稿?一家名為“中國華語新書網”的網站就是這樣明目張膽地干的。最近,有多位作者以發(fā)郵件、打電話、來訪等方式,,向出版社“哭訴”自己因假冒征稿郵箱的約稿信而受騙的經歷。記者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假冒征稿郵箱依然存在,,還在繼續(xù)向作者行騙。
26000元出了本“非法出版物”
三聯(lián)書店總編室主任張健近來接到一封郵件,,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軍人講述了自己出了一本疑似非法出版物的經歷,。
這位退休軍人在信中寫道,自己的晚年靠文學創(chuàng)作自娛自樂,。今年1月,,其郵箱接到一封令他興奮不已的郵件,來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學術前沿叢書)(新知文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樊編審)”的一封郵件稱,,要為老人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期待花好月圓時》申報常規(guī)公費出版,,但需要改個響亮的書名,以利圖書上市銷售,。
這位作者按照要求改了書名,,今年2月,一位自稱“唐琴”的編審回復道,,經過充分論證,,并鑒于作品質量及市場前景等諸多復雜因素,,出版社最終做出決定:書稿只適合該社的半公費出版合作項目,,即需要作者承擔出書補貼26000元。對此,,老人婉拒了對方的方案,。
但誰知,這位所謂的編審又抬出假冒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一起對老人加以勸說,,老人終被說動,,并分兩次將26000元打至對方指定的賬戶上。5月,,對方又以三聯(lián)書店的名義將出書信息發(fā)往中國華語新書網,。相關信息顯示,該書出版編審為路英勇,,責任編輯唐琴,、劉伯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路英勇現(xiàn)為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伯根為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也就是說對方冒用的都是出版界知名人士的名字。
時至5月20日,,這位作者收到20本樣書,。此后,作者因身為某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書要備案,,于是通過國家版權CIP數(shù)據(jù)查詢,意外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自己這本書的任何信息,。于是老人向之前熱情合作的那位唐琴編審求證,,最后等來答復稱:唐琴編審接受心臟搭橋手術,這五個月都無法工作,,五個月后再聯(lián)系,。此后,聯(lián)系郵件石沉大海,,這個時候老人家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騙了。
出版社發(fā)聲明提醒作者防騙
這位退休軍人的經歷并非個例,,張健透露,,最近還有一位北京老人在老伴的陪同下,登門訴說自己被騙出書的經歷,。老伴說,,這些年他在家里什么事兒都不管,就一門心思寫書了,,沒想到落得這個下場,。
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社接到多位作者的來電,,稱自己接到人文社約稿信,,讓他們無法辨別真假。出版社則多次回復,,從未向作者發(fā)出過任何約稿信,。宋強說,或許有未打電話求證的作者已經受騙,。
幾年前,,因有作者急于發(fā)表論文,于是有不法平臺冒充知名雜志向作者行騙,。為此,,三聯(lián)書店和人民文學出版社都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發(fā)布了嚴正聲明,。
人民文學出版社在聲明中稱,,該社從未發(fā)布過任何征稿啟事,,而且從不以任何方式接受自費出書、購買書號等非正常出版行為,。出版社也不接受電子投稿,,目前網上所有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投稿郵箱均為假冒。聲明還稱,,對于偽造,、假冒人文社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聯(lián)書店也發(fā)表聲明稱,,無“唐琴編審”在冊,[email protected]不是三聯(lián)書店的投稿郵箱,。三聯(lián)書店從未在網上發(fā)布過任何征稿啟事,,也從未在網上發(fā)布“以某叢書、某編輯名義可申報公費或自費出版”的信息,。聲明稱,,凡三聯(lián)書店正式出版的圖書,都可在“中國掃黃打非網”(www.shdf.gov.cn)和“中國新聞出版信息網”(www.capub.cn)上查詢到“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shù)據(jù)核字號”,。
出版社,、出版人名字被盜用
據(jù)記者調查,截至8月13日,,在中國華語新書網上,,所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學術前沿叢書)(新知文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樊編審)”還在繼續(xù)征稿中,這家網站更是聲稱,,“中國198家知名出版社2019年全球公開征稿”,。
在198個征稿郵箱中,全國知名大社商務印書館,、作家出版社,、中華書局,、接力出版社,、海豚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幾乎全部在列,。而征稿名目多是各種文叢,如“北極星文叢”“名師課堂叢書”“健康課堂叢書”“中篇小說金庫”等,。
該網站近期出書書目也赫然公布,,8月2日出的是《九妹九妹》,并標注“圖書館CIP數(shù)據(jù)核字(2019)第998996號)”,,此外,,該網站今年還印刷推出了《夸父追日》《你沒看清的遼朝》《隨感雜談胡聊》《來自地球村的報告》等大量出版物,,里面有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出版信息等,。搜索會發(fā)現(xiàn),那位退休軍人的長篇小說也在其中,。記者隨后通過網上書店搜索了這些書名,,沒發(fā)現(xiàn)有一家網上書店售任何一本出版物。記者又登錄中國新聞出版信息網進行CIP數(shù)據(jù)核字號驗證,,輸入了這幾本書的“CIP數(shù)據(jù)核字號”,,得到的提示均為“錯誤或位數(shù)不正確,2000年前為9位,,2000年為9位和10位并存,,2000年之后為10位。請注意核對”,。很顯然,,這些所謂圖書無一例外,都盜用了知名出版社的名字,,并盜用了眾多知名出版人的名字,。
根據(jù)中國華語新書網頁面信息顯示,該網站由中國中新華語出版科學研究院主管,,但記者搜遍網絡,,并未發(fā)現(xiàn)有同名研究院出現(xiàn)。至于該網站提供的三個電話號碼,,一一打過去,,全部提示為“空號”。
律師提醒
受騙作者應向公安機關和文化執(zhí)法部門舉報
值得一提的是,,受假冒約稿信侵害的作者無一愿意站出來,,有的甚至不愿意向相關出版社提供相關細節(jié),也無人選擇向公安機關和文化執(zhí)法部門舉報,。那位退休軍人以自己年老體弱為名拒絕了采訪,,并且表示以后還想出書,不想以后的出書計劃受此事影響,。
張健說,,這些非法網站采取大面積撒網的方式,利用了一些作者出書心切的心理,,因此有不少作者中了圈套,。他建議,受騙作者一定要到當?shù)毓矙C關和文化執(zhí)法部門舉報,,當?shù)毓矙C關和文化執(zhí)法部門都會采取相應措施,。他更建議作者遇到所謂的約稿信,,一定要充分利用各大出版社官網、官微提供的電話等相關信息,,向出版社核實求證,。
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偉君認為,縱觀這些細節(jié),,可以肯定這是出版詐騙行為,,也涉及冒名問題,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作者利益,,也損害了出版社和知名出版人的名譽,,出版社等可以訴諸法律,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人民文學出版社法律顧問孫建紅也表示,,這些行為顯然侵害了出版社的名譽權,。(記者 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