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繼續(xù)上升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15日在京發(fā)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9》顯示,,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繼續(xù)上升,,中國“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形象”備受期待。
這份報告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lián)合調查機構凱度集團共同完成,,在全球22個國家同步展開,,受訪者達11000人。與以往相比,,本次調查新增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主張,、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中國國家形象評價等熱點話題,涵蓋了對中國政治,、外交,、經(jīng)濟、文化和科技等領域國際形象的調查,,更加立體,、全面地呈現(xiàn)出國際社會對2019年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
根據(jù)報告,,2019年,,海外受訪民眾對中國整體好感度保持上升趨勢。六成以上海外受訪民眾認為中國國家形象在過去70年整體上不斷上升,,認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成就,。
海外受訪民眾認為,未來五到十年,,中國應重點塑造和展示“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形象”“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大國形象”和“全球性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經(jīng)濟與科技并肩成為海外受訪者最期待中國發(fā)揮更大作用的領域。68%的海外受訪者認為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強,,高鐵依然是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科技成就,。中餐、中醫(yī)藥和武術被海外受訪者認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
在認知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的海外受訪者中,,超七成認可中國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鑒主張對個人、國家和全球治理帶來的積極意義,。六成以上海外受訪者認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個人,、國家、全球治理的積極意義,?!耙粠б宦贰笔呛M庹J知度最高的中國理念和主張。
據(jù)悉,,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等機構打造的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平臺,,是國內首個定期、持續(xù)發(fā)布大型中國國家形象調研報告的自主調研平臺,。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指出,,新冠疫情的全球暴發(fā),暴露出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短板,,也為各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提出了新的課題,,應進一步精準定位新時代的國家形象,鼓勵國內專業(yè)機構開展自主民意調查,,將民意調查納入中外智庫合作的新領域,。(記者 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