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冬奧改變了我的生活”——冬奧會帶動冰雪經(jīng)濟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北京冬奧會圓滿閉幕。冬奧賽場上精彩紛呈的比賽讓更多人領略冰雪運動魅力的同時,,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也愈發(fā)高漲,。
冬奧會點燃人們冰雪運動的熱情,也帶動冰雪經(jīng)濟持續(xù)升溫,。越來越多的人穿上滑雪服,、帶上滑雪板、腳踏冰刀走向雪場冰面……冰雪運動給一處處冰雪場地增添了人氣與活力,,也悄然改變著周邊鄉(xiāng)村居民的生活,。
村里的停車場“擠”滿了
黑眼睛、大笑臉,、圓身子……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村“雪人木屋”家庭賓館門前,,兩個模仿冬奧會吉祥物的雪人憨態(tài)可掬,吸引游客爭相上前合影,。
“冬奧會雖已落幕,,來村里‘找北’‘追冷’的游客仍絡繹不絕,。”經(jīng)營這家民宿的村民史瑞娟興奮地說,,各家民宿,、飯館的停車場“擠”得滿滿當當,“沒想到冬奧會將千里之外的村莊帶火了,!”
北極村是我國最北端的小村莊,。今年配合冬奧會舉辦,村里增添滑雪,、冰壺等與冬奧有關的娛樂項目,,為這個老景點聚足了人氣。史瑞娟介紹,,今年村里300多戶民宿和100多家餐館,,幾乎家家生意紅火。
2021年1月8日拍攝的漠河市北極星廣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作為北京冬奧會舉辦城市之一,,塞外山城張家口的冰雪運動,隨著冬奧會舉辦變得“熱氣騰騰”,。地處壩上地區(qū)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依托庫倫淖爾湖優(yōu)質生態(tài)資源打造旅游度假區(qū),,開發(fā)了冰雪娛樂項目和冬捕觀賞項目。
“春節(jié)期間,,農(nóng)家院每天上客量猛增,。”庫倫淖村云水間民宿經(jīng)營者許萬明高興地說,,最多時一天可接待160多位客人,,去年創(chuàng)收30余萬元,今年還會增加不少,。像許萬明這樣放下漁網(wǎng)開農(nóng)家院的,,在庫倫淖爾湖周邊還有幾十戶。
冬奧掀起的冰雪運動熱情不僅在北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風靡大江南北,。美團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春節(jié)期間廣東,、江西,、上海、重慶,、云南等地的冰雪類場所的線上訪問熱度,,較2019年同期均提升100%以上,“戲雪樂園”與“冰雪嘉年華”等搜索關鍵詞的線上訪問熱度較2019年同期飆升了642%,。
“風口”之上,,我國許多農(nóng)村的“冷資源”變身“熱經(jīng)濟”,,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了新抓手,。
滑雪教練的課程“約”滿了
早上八點多,,沈陽姑娘李鳴還在睡夢之中,就被接連不斷的微信消息提示音叫醒,。
“教練你好,,我們已經(jīng)到滑雪場了,隨時準備好上課!”
在沈陽怪坡國際滑雪場,,作為滑雪教練的李鳴最近可以說是“一課難求”,。“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最近兩個月每天的課程都是排滿的,。”她說,,從2016年當滑雪教練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忙過?!耙撬^了頭,,就耽誤學員們訓練了?!彼芟硎苓@種辛苦的甜蜜,。
2022年2月17日,在沈陽怪坡國際滑雪場,,非雙休日時游客也很多,。新華社記者 崔師豪攝
假日期間,各個滑雪場不僅教練難約,,就連雪具也是供不應求,。記者在休息日的中午來到沈陽怪坡國際滑雪場看到,貨架上的雪鞋,、雪服,、頭盔早已被租賃一空。沈陽怪坡國際滑雪場總經(jīng)理王偉說,,這個冬季他們滑雪場的客流量,、收入、利潤都會比去年至少增長30%,。
冬奧開幕以來,,快手平臺上滑雪服、滑雪面罩,、滑雪配飾等滑雪裝備交易額月環(huán)比漲幅超過105%,。根據(jù)《冰雪裝備器材產(chǎn)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2年中國冰雪裝備器材產(chǎn)業(yè)預計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在20%以上,。
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zhèn),,藏族姑娘李拉莫措也在海拔超過2700米的康樂滑雪場上忙碌著。
距離西寧市區(qū)50公里的康樂滑雪場,,是青海省首家運營的滑雪場,,每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家住康樂滑雪場附近的李拉莫措夏天在滑雪場周邊打工,,冬季就在滑雪場當教練,。“一個雪季,,我的收入有三四萬元,,這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意義?!彼f,。
隨著冬奧會帶動冰雪運動熱,許多靠近雪場冰面的村民做起了滑雪教練,,當起了雪場安全員,,開始擁有多重職業(yè)身份。
村民的日程表“排”滿了
雪場“火”了,,村民“忙”了,。青海省康樂滑雪場負責人馬錦云介紹,60多名周邊村民在滑雪場從事餐飲,、雪具租賃,、滑雪教練等工作,近4個月的雪季,,薪酬最高的滑雪教練可收入近7萬元,。
“每到冬天,隨著外鄉(xiāng)人涌入,,我們村里人由貓冬變忙冬,。”遼寧沈陽市沈北新區(qū)中寺村村民黃福田靠著一鍋正宗的小雞燉蘑菇吸引了來滑雪的游客,,“雪場打工,、農(nóng)家樂幫忙……村里鄉(xiāng)親們都在吃‘冰雪飯’,冬奧會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p>
參加滑雪冬令營的孩子們是今年當?shù)孛袼薜闹饕驮粗弧V兴麓迩寰趁袼挢撠熑藚禽x介紹,由于疫情原因,,他的民宿在前兩年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正是冬奧熱帶動我們的客流量最近成倍增長,民宿也終于扭虧為盈了,?!?/p>
一場大雪后,河北省沽源縣庫倫淖爾湖銀裝素裹,。隨著旭日東升,,一場別開生面的漁獵文化節(jié)在湖面拉開序幕?!皾O把頭”孫河一邊收攏漁網(wǎng),一邊興奮地對記者說:“今年這湖里的魚個頭真大,,是個好兆頭,!”
這是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富龍滑雪場景色(2021年1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庫倫淖爾旅游度假區(qū)漁業(yè)公司負責人路存林介紹,,他們將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庫倫淖爾漁獵文化重新挖掘。周邊村民過去當漁民,,如今都到景區(qū)上班,,或從事冬捕表演,或承擔巡湖任務,?!盀橛慰驼故緜鞒辛松锨甑漠?shù)匚幕^去的捕魚技藝又派上用場,?!睂O河說,大伙兒每月能從公司穩(wěn)定領取3600元工資,,還上了養(yǎng)老保險,,生活有了保障。孫河的兩個兒子,,也都在景區(qū)的滑雪場上班,。
如今,庫倫淖村家家戶戶都吃上了“冰雪飯”,,土地全部依法流轉給度假區(qū)退耕還草,,每年總計可拿到300多萬元的流轉費用。庫倫淖村黨支部書記楊斌說,,2021年全村集體收入達到27.3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1萬元。(新華社記者:侯雪靜 王炳坤 崔師豪 參與采寫:徐凱鑫 李琳海 張濤)